在9日上午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政商关系的‘亲’与‘清’”分论坛上,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廖晓淇、香港菁英会创会兼荣誉主席施荣忻、富邦集团董事长蔡明忠和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共同就政商关系的“亲”与“清”问题进行探讨。
多位人士谈到,当前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做到了政商关系的“亲”与“清”。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指出,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亲”的关系不可避免,但是假如政商关系做不到透明和公平,企业的智慧就都会用到应付政府上去。
政商关系一定要透明和公平
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认为,欧美国家在社会制度环境上有较为完善的法制支撑。一般在欧美,企业要把事情给办到的话,他知道程序应该是怎么走的。所以从程序上而言,政商关系是清楚的。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廖晓淇也坦承,欧美国家的法制完善程度以及其清廉程度相比内地来说,到目前为止是更高一些、好一些,所以从这点而言是“清”的。廖晓淇也同时强调,政商关系的“亲”与“清”是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做到了政商关系的“亲”与“清”。
如何让政商关系既亲近又清楚?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亲”的关系不可避免,但是政商关系一定要做到透明和公平,不然企业的智慧就都会用到应付政府上去。
政府要做到公开透明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廖晓淇认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应该是服务和监管。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树立规范,有了规范和标准,政府才能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其次在实践中,政府要做到公开透明,在具体操作中绝不能暗箱操作给予某个企业以优惠。
此外,政府为企业服务要给予企业方便。“办理的时候尽量用网上的办法,不一定让人家非跑到北京来,去到什么地方递交,然后一趟一趟来来回回地问。”廖晓淇说。
廖晓淇还提到,目前中国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以及行政审批改革都在进一步推动,但是目前做得还不够,行政审批还应该简。
官员为企业服务该不求回报
廖晓淇提出,在实践中,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最终是和官员打交道,因此政商关系的“亲”与“清”更多体现在官员和企业的关系上。这就要求官员在为企业服务、办事时,首先要依法依规。“商人可能会找到某官员,他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是在法律规定之内的,这种情况下官员回答商人是属于应该做的。”
其次官员对企业的服务应该不求回报。“你如果是为了求回报给人家做你肯定出问题。”廖晓淇强调。
廖晓淇认为,仅靠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是不够的,政府还必须对企业做到监管。要维护社会企业公平竞争经营,必须对违反规定和违反法规的进行查处和纠正,这样才能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真正关注百姓权益才是“亲”的关系的根本
香港菁英会创会兼荣誉主席施荣忻认为,构筑良好的政商关系,企业也应该给政府以信任。
“亲”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信任。施荣忻强调,“香港回归后,国家给予香港老百姓的这种‘亲’和香港特区政府给予老百姓的这种‘亲’是有所改善有所进步的,只有政府真正关注老百姓的基本的权益,为老百姓服务,才是政商‘亲’的关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