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110

News Information新闻资讯

民法典中的民事法律行为

来源:百家号 | 作者:宝马周律师 | 2024年5月14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依法通过意思表示或者其他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在民法典中,对民事法律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有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和方式,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生效。

其次,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设立,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和方式,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明确、具体,并且是合法的。

第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后,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例如,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遗赠生效后,受赠人获得相应的财产权利等。

最后,民事法律行为的变更和终止。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思或者法律规定进行变更或者终止。例如,合同可以经过当事人协商变更,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遗赠可以被受赠人放弃或者被法院撤销等。

总的来说,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或其他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效力、主体、内容、效果和变更终止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谨慎行事,确保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有效。

上篇:

下篇:

来源(百家号) 作者(宝马周律师)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联系电话:0931-8426909

电子邮箱:gansujtdlawyer@163.com

办公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加莱国际写字楼四楼

Copyrights ©  版权所有: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

陇ICP备0500128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522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522号